搜索'微演示',好用的pdf转网页工具
1
第一节:主动能力培养
一、主动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有没有意愿做好?--内部动机的培养
该点是主动能力培养的起端和基础
1、外部动机:注意如果外部动机过强,会将内部动机给吞噬掉。
(1)奖赏:用外部的物质奖赏。如你吃了这碗饭,就奖励一杯酸奶
(2)惩罚:取消外部奖励。如你如果考试没考 100 分,就不去旅游了
(3)威胁:一旦你考不好大学,以后就只能做清洁工
(4)竞争:你看 XXX 做得多好,你想不想赢过他?
竞争看起来让一个人的动力十足,但后果是将人导入“内心纠结”:一
个人是没有办法永远让自己赢的。当他失败的时候,他的内心里就有很多的
烦躁、愧疚,还有可能导致他内心非常的气愤。而且甚至因为避免自己的失
败,他有可能就不再去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用竞争的方式去鼓励孩子,很
有可能就会导致他在生命的一个时期,遇到大的困难和挫折,就会走入没有
办法恢复的这样一个边缘,甚至导致抑郁的问题。
2、内部动机: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学习中能体会到乐趣。且乐趣
与自我相联系。能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积极的人、一个有能力的人。
在做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享受这个过程。
3、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不同特征
(1)持久性
 外部动机--会随着奖励的消失而减弱,甚至同步消失。而且在这个
过程中,还会让孩子心生对父母的怨气。
 内部动机--学了一个新的东西,会更感兴趣,想了解更多
(2)边际效应:即你重复一个行为的时候,这个行为取得的效果怎样。
举例:你丈夫第 1 次送你花你很开心,但每次送你花,经年累月后你还开心吗?
● 外部动机--随着奖励次数的增多,对孩子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 内部动机--会持续地激发一个人不停地前行。
学无止境。目标和抱负一定要远大,而不仅仅只是找到一个好工作。我们
一定要想办法把更远大、更深入的动机植入我们孩子的学习之中。
2
(3)坚定性:坚定自己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外部动机--很容易被外面更精彩更吸引的东西给偏离了。
举例: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希望能当网红、明星,因为他们觉得学习太枯
燥了。
● 内部动机--一个内部动机特别强的孩子,他会觉得学习本身就很有
趣,所以不会轻易摆动。
我们大人通常喜欢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激励孩子,这句话
并不是那么正确。凡是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的人,几乎那个过程对他来
说并不是那么的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感受到自己很有自控的能
力,收获了自己的很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多的是感受到学习的
乐趣,而不是学习的痛苦。
举例:衡水一中,有一些孩子在监狱式管理下,达到一个很好的大学。
但是去到大学后就是抑郁、荒废、在游戏中迷离,因为他们的自主性被
破坏了。
(二)有没有能力去执行
(三)他可不可以设置一个新的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的进步
二、0-7 岁自主能力发展的三个关键期
(一)0-1.5 岁:安全感的培养
1、安全感是人生大厦很大的一个基石。只有你觉得安全了,你才会对外面的
世界发生兴趣、才会去探索。如果安全感受挫,孩子的探索系统就会受挫,就
会不那么主动。
2、0-1.5 岁,孩子不太会说话,不太会交流,而且他的思想是空的。正由于
他思想的空,就决定所有的事情都被不设限地进入他的心里,进入他的感觉里,
从而形成他的潜意识。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感觉,都毫无怀疑地带到他
的内心里去。
3、0-1.5 岁,如果我们总是不回应孩子的哭,孩子会学得这个世界不想满足
他。哭是他和世界唯一沟通的语言,就是他努力的象征。但他的这个努力是失
败的、是不会有人回应的、是不会被满足的。所有这些潜意识都会告诉他“你
3
别闹了、别努力了,你什么都得不到,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无用的,你就在那
傻傻地给我呆着就行了、任人摆布就行了”。一旦孩子有这样的潜意识,他就
容易悲观绝望。
4、很多人为什么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下都依然非常的乐观。因为他内心里有一
个完全不用去解释的乐观,就是总有一天我会吃饱的,总有一天会有人满足我
的努力的。而安全感被打击的孩子就会觉得“不被满足很正常,不管我做什么
都是没有用的”。
(二)1.5 岁-3 岁:自主性的发展
1、孩子会开始出现“我”,产生自主意愿。任何事情都希望按照他的方式来,
而且总是跟大人说“不”,其实是希望按照自我发展的那个感觉来。
2、这个期间,家长切忌不要强调过多的规则。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故意的,
父母就会和孩子杠上,并且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他。如果那个时候,他的自我
萌发被压制了,他以后的活力会急剧的减少,会变得非常变动,他就会听别人
去往他的脑子里安“他想要干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
(三)主动性:我能做到的这一部分。
3-6 岁,儿童的表象能力、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即之前孩子从不会畅想未来,
现在这个时期,他会畅想以后,并且他会在游戏中去安排自己的目标:比如他
想干什么,而且他还会主动地分解目标。这其实就是自主能力发展的制定目标、
完成目标的一个训练过程。如果他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支持,就会在
这个游戏中,形成自主能力中的“我能做的这一部分”。
但大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开始做的是完美的,他就会忍不住去干预。比
如家长喜欢说“你这个不能这样玩……,这个东西是那样那样玩的……”。而
家长的干预会打断儿童。当儿童在不断尝试地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打击的时候,
他的这种能力没有办法得到锻炼,他就会有很多的退缩的社会性行为。比如说”
我不敢试,我一试就是错”,这样就没办法形成他的主动性。
4
三、内部动机的三个重要要素
学习其实是可以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去完成的,这就是自主。如果一个孩
子的自主性被破坏,就不能感受到胜任,他会觉得周围的人和我没有关系。他也在
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够去主动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告诉我的感受,争取到其他
人一个好的配合。所以全部会出现问题。
(一)自主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一切学习是他自己主动去做的;他有能力控制学习的节奏;他
有能力安排我的学习,比如说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写什么样的作业,在写作
业的过程中感觉是怎样的
(二)胜任
如果儿童的自主性是被破坏的,学习是在大人监督和督促下进行的,他就会对自己
没有胜任感,转而是对监督他的那个大人有胜任感。他会感叹“我爸爸/妈妈好牛
吖!我爸爸/妈妈学习真厉害,我学习不好”。孩子内心里就会觉得“如果他没有
他爸爸的帮助,他就根本学不好”。这会造成孩子既没有自主,也没有胜任。
(三)关系
孩子在既没有自主又没有胜任的状态下,他到班里他就会觉得其他的人都有值得炫
耀的地方。但他在这个集体里就会有“我很糟糕、我很差劲,我找不到可以让我觉
得自豪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以此来证明他也是聪
明的。他就会给自己心理建树“你们只会死学习,从事社会主流,但我有我的个性,
我写小说坚持我的爱好。” 很多孩子在自卑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自负吞
噬变得自负看不起别人。“你们这些学习好的,我不和你们为伍”,所以他会去做
一些其它的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我多牛!”。这就是他在关系上,他不能够和别
人建立一个被欣赏、被关心的关系。 而孩子的这种行为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大人
就会在他旁边不停地催促说“你再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将来就会……”,孩子
的焦虑就无限增加,他会觉得腹背受敌,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 所以家长不要单
纯地追求顺从的孩子。顺从的孩子在你小学阶段可能会感觉比较好、比较优秀。但
到了中学后,孩子和你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你没有让他感觉到自主。
5
四、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一)积极自我:自信、积极、更高的目标
第一步积极自我,一定是要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是非常有信心的、非常积极的,
我是一个开放的人、我愿意跟别人分享。而且我相信我自己能完成一个更高的
一个目标,要有一个更高的理想。 他内心里有他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要等着
别人来安排给他。这个目标,让他觉得他可以相信他能执行。
(二)深层需求的挖掘
帮助孩子找到做这件事情(比如说学习)的意义,这个意义一定是与自我相关
的。父母要帮孩子找到一个动力,那个动力和孩子实现自我,比如说我是一个
很有追求的人、很有勇气的人,你一定要帮他找到这个动力,和他是一致的。
(三)行动: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这个行动,一定和他现在的自我状况是恰巧符合的。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真实的
水平,为自己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负责的一个行动。
(四)激励自我
每天都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超越自己的目标,觉得自己是一个牛人!
以上四步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的。当我们看到
孩子在那里不动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一定就会特别想说出一句话来,能
够改变他现在的这个状态,便得我们很愿意控制他,比如说“你再不学习就会怎么样
哦、你现在给我什么什么去做”。 家长出现育儿问题时,千万不要有挫败感。因为我
们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激发内部动机言语的行为比激发
外部更多一些,我们对孩子做的努力就会更加有些。当你的内部动机激发的语言能够
达到 60 分,孩子就会产生一个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