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非遗——卡
拉里帕亚特
2 2 工 业 设 计 1 班 涂 梓 卿

介绍
卡拉里帕亚特(Kalarippayattu),又称印度战舞,
是一种源自于印度南部省份喀拉拉邦的达罗毗荼人武
术,是一门仍然流传于世的南印度古老武术体系。流
传在喀拉拉邦及邻近地区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
邦,另外该武术不但在斯里兰卡北部也有流传,而且
在马来西亚的马拉雅拉姆(Malayali)社区之间也有
流传。使用此武术的人要有非常柔软的身体,主要是
以敌人攻击,而使用此术的人以柔软的身体去钻过敌
人的漏洞,并且制服敌人,其传承时间至少约有两千
多年的悠久历史,事实上卡拉里帕亚特也属于一种修
行方式,并且与瑜伽、阿育吠陀有关联;与中国武术
一样,印度武术也是属于伟大的世界遗产。

场所
印度战舞演武场被称为“卡拉里”—— 一
个长方形大厅,它完美地将赤手空拳的格斗
技巧与各种武器兵刃相结合,包括长棍、短
棍、曲棍、利剑、盾牌、长矛、狼牙棒和柔
剑。因此敏捷性和灵活性成为了这门传奇的
技击艺术的标签。

“舞蹈”
没有其他技击艺术能对印度本土的表演传统
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和冲击,然而喀拉拉邦
的印度战舞做到了。甚至卡塔卡利
(Kathakali)——著名的印度舞蹈剧,也
会利用印度战舞中的技巧和动作来训练他们
的舞蹈演员。你还可以在现代舞中看到印度
战舞的影子。

招式
这门古老的技击艺术一直沿袭至今,师徒间
薪火相传,而喀拉拉邦独特的文化、历史、
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独特的风格和规范。战舞
的动作借鉴了动物的姿态,卡拉里帕亚图的
8种基本拟兽形态就分别是象式、狮式、马
式、野猪式、蛇式、猫式、雄鸡式和孔雀式。
每种动物的不同的姿势或姿态都呼应着与之
对应的风格、功效、能量。直到如今,战舞
流传下来的动作,尤其是南部流派的徒手搏
斗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与大型动物对抗的姿
态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