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 年 9 月 1 日-2023 年 9 月 28 日
宏观经济
成都启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今年 4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
区建设城市(地区),成都市是 10 个入选城市(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唯一入选的城市(地区)。昨日上
午,成都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举行,成都正式获得授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成都
将出台《成都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2023-2025 年)》,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整体部署、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区
域内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合作交流、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利益 6 个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
都日报,9 月 1 日)
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降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8 月 31 日发布通知,引导商业性个人
住房贷款借贷双方有序调整优化资产负债,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两部门当日宣
布,统一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二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
30%。根据通知,自 2023 年 9 月 25 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金融机构提出申
请,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或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新
发放贷款或变更后的贷款合同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自主协商确定,但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上的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成都日
报,9 月 1 日)
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表示未来还会继续投资中国: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上,华晨宝马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作为外资车企代表,分享了宝马在数字化质量管理上的创新和实践。他在接
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
潜力,外资企业也在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成都日报,9 月 2 日)
成都 2024 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来了: 9 月 1 日,“全民医保手牵手、医保护航心连心”基本医保全民
参保计划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会暨 2024 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工作会在温江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
2024 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正式启动,日期为 2023 年 9 月 1 日至 12 月 25 日。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
准为:成年居民高档 515 元/年(含长期照护保险 25 元/年),成年居民低档 405 元/年(含长期照护保险 25

2
元/年),大学生、中小学生及新生婴儿 380 元/年(含长期照护保险 10 元/年,含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
险)。大病医疗互助保险筹资标准为:407 元/年。(成都日报,9 月 2 日)
成都上市企业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成都 A 股公司展现出较强韧劲,
内生动能继续巩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根据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116 家成都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3,159.25 亿元,实现净利润 426.76 亿元,较 2022 年同期分别增长 12.86%、18%。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
表,从 A 股“成都军团”的最新半年报不难看出,成都市场主体活力与信心不断增强。(成都日报,9 月 3
日)
《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2027 年)》印发:记者 9 月 5 日获
悉,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印发《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
2027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将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牵引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科
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科技创新体集群培育行动”“县域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区域创
新共同体建设行动”七大行动,明确到 2027 年,建成天府实验室 7 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15 家,新建四川省
重点实验室 10 家;建成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20 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00 个;各类国家和
省级孵化载体总数达到 500 个。(成都日报,9 月 6 日)
成都登榜中国数字百强市第五:9 月 6 日,2023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成功召开。中国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受邀在会上发布了 2023 数字百强市和《2023 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北
京、上海、深圳、广州分列前四,成都市排名第五位。《2023 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从信息基
础、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民生服务、数字创新和数字低碳六大维度分析数字城市综合实力和各领域数字
化水平,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参考。(成都日报,9 月 7 日)
力争五年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成都市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将立足“大都市+农业农村
现代化”,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力争用 5 年左右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
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成都日报,9 月 12 日)
成都“科创贷”已累计放款超 300 亿元:科创贷”已经实现累计放款 9748 笔(3247 家),放款金额 300.92 亿元,
其中 2023 年实现放款近 60 亿元,同比增长 4.24%。“人才贷”累计支持成都市“蓉漂”人才、天府英才等各类型
的人才(企业)金额达 8.85 亿元;“研发贷”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 18.43 亿元的研发资金支持;“成果

3
贷”支持电子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领域的成果转化实现放款 63.17 亿元。(成都日报,9 月 12
日)
2023 年上半年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 30%:9 月 12 日,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发布
今年上半年,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 573.02 亿元,同比增速为 32.16%;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 424 亿元,同比
增速为 36.9%。(成都日报,9 月 13 日)
成都餐饮堂食交易订单量增长 130%:截至 9 月 10 日,发券期间成都市餐饮堂食交易金额相比 2021 年同期
增长 100%、交易订单量增长 130%;自贡、资阳、内江、广元、甘孜、南充、绵阳、宜宾、广安等多个市州
在美团平台的餐饮堂食交易订单量相比 2021 年同期上涨均超过 150%。(成都日报,9 月 13 日)
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 145 家:2023 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 6 家(总数 145 家)、国家级孵
化载体 2 家(总数 76 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5798 家,同比增长 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91958
件,同比增长 27.9%;组织 1400 余家企业参加“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挖掘、发布科技成果 1200 项,引
进北大汤超院士等创新团队 61 个;科创投基金总规模达 409 亿元,“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创贷产品
帮助 89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用贷款 40.70 亿元。(成都日报,9 月 13 日)
成都上市公司数量达 146 家:截至 2023 年 8 月底,注册地在成都,并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机构已
达 339 家,基金产品 1459 只,管理规模 1939.1 亿元,共投出 2088 个项目,其中 785 个项目落地成都,项目
投资账面价值 434.66 亿元。成都科创投基金规模达 409 亿元。(成都日报,9 月 14 日)
成都发布 24 个城市更新项目:以“城市更新·场景更欣·消费更兴”为主题的成都城市有机更新消费创领大会暨
祠堂街艺术社区开街仪式举行。成都 2023 城市有机更新商业机会清单在会上重磅发布,涵盖大成都范围四
川天府新区、高新区等的 24 个城市更新项目,释放招商业态、经营范围等详细商务条件信息,诚邀全球合
作伙伴,助力成都加快实现城市转型蝶变、发展能级跃升。(成都日报,9 月 16 日)
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7%,固定
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2%,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19.4%……在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
景下,前 8 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中展现韧性与活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稳步前
行。(成都日报,9 月 16 日)

4
力争到 2025 年累计培育超 1 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都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三年实施方案(2023—
2025)(征求意见稿)》明确,力争到 2025 年,全市累计培育 10,000 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3,000 家以上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 家以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成都日报,9 月 17 日)
“蓉”汇全球创新创业力量: 9 月 20 日上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 2023 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
大会围绕“创兴蓉城 智造强市”,按照“1+4+N”的框架,举办开幕式、产业链创新应用展、中国资本创新(成
都)峰会、兴隆湖·数字经济发展论坛暨青年创新日活动、第三届中国可信区块链安全攻防大赛、人工智能
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2023 成都大数据产业生态服务大会、“金融赋能建圈强链 助力新工业新经济”
走进资本市场、2023 人工智能产业 CEO 大会、2023 全国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全球产业招商对接大
会、2023 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成都日报,9 月 21 日)
上半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增长 20.52%:今年 1 月-6 月,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 1,264.58 亿元,同比增长
20.52%。今年上半年标上(含规上)文创企业增加值为 1020.31 亿元,信息服务业、创意设计业、现代时尚
业等八大重点领域增加值为 965.28 亿元,占比达 94.61%,重点行业规模效应显著,支撑作用突出。全市规
上文创企业达到 3,031 家,较 2022 年第 4 季度增长 248 家,八大重点领域现有规上文创企业 2,844 家,占比
达 93.83%。(成都日报,9 月 20 日)
全省首创“转外服务标准办”改革:青白江区推出的“转外服务标准办”改革,通过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中涉
及转外服务的事项清单,将审批中涉及的现场勘验、组织听证、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时限或标准未明确
的环节,逐一精准配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标准,形成“一事项一指南”的标准化转外服务指南,为企
业群众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公开、透明、标准、规范的审批新服务。有效提升了青白江政务服务质效,促
进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成都日报,9 月 21 日)
成都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均两位数增长: 9 月 20 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8 月,全市
快递业务量达 13 亿件,同比增长 13.42%;实现业务收入 118.90 亿元,同比增长 12.14%。成都市将抓住全国
快递示范城市建设机遇,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效提升,持续为消费提振、经济发展提供物流保
障服务,有效助力贯通经济流通大动脉、畅通民生微循环。(成都日报,9 月 22 日)
创交会交易额首次突破 400 亿元:9 月 21 日,2023 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收官。本届创交会以“创兴蓉城
智造强市”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会+展+赛+交易”共13场主题活动。大会期间,共 42个项目达成合作(签约),
技术、人才、资本等交易总金额达 408 亿元,首次突破 400 亿元;参会人数超 2 万人次、专家 140 余人、企

5
业 1,500 余家;发布 696 条供需机会信息,释放融资需求近 480 亿元;发布 24 个重要成果。本届创交会以“创
兴蓉城 智造强市”为主题,邀请了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企业行家、创新团队、高校院所及政府部门负责人
等国内外嘉宾参会参展。(成都日报,9 月 23 日)
中秋国庆将至,成都交通畅客流旺:从 9 月中旬开始,中秋国庆假期的国内游、出境游双双火爆,机票、景
区、酒店、跟团游等产品提前进入预订高峰期,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度假酒店、网红民宿的热门房型甚
至“一房难求”。从旅客预订情况来看,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是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最为热门旅游目的
地。其中重庆至成都、成都至乐山等线路是火车票预订全国最火的短途线路。今年以来,成都加快国内国
际航线恢复拓展,织密航线网络,提高通达性,进一步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前 8 月,成都国际航空枢纽
共完成旅客吞吐量 4,881.7 万人次,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31%。(成都日报,9 月 24 日)
“成都造”生产线投产,多个文博馆投用:近日,青白江区本土企业成都蜀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蜀虹
装备”)生产制造的全国首台套 22.5 万吨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在江西省鹰潭鼎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辰科
技”)正式投产。此次生产线实现了结构、机器人自动浇注系统、铸轧智能动态监测系统、预混式燃烧系统
四大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浇注质量、结晶质量和产品优良率,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为全国首台套。“该
生产线的交付投产,标志着我们年产 22.5 万吨铜加工项目具备了世界一流的关键核心设备。”(成都日报,9
月 26 日)
“5+2”以外区域取消限购:9 月 26 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优
化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调整了住房保障、土地供应、
限购限价、信贷、税收、市场秩序等 7 方面内容,以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发展。成都“5+2”区域(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
成华区)继续实施住房限购,且统一为一个限购区域,其他区域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即不再限购。在限购
区域范围内,购买 144 平方米以上(不含 144 平方米)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购买 144 平方米以下(含
144 平方米)住房,居民家庭成员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连续缴纳社保 6 个月以上。(成都日
报,9 月 27 日)
前 8 月四川网络交易额 31207.7 亿元,同比增长 15.5%:今年 1-8 月,四川实现网络交易额 31,207.7 亿元,同
比增长 15.5%。网络零售额 5,706.7 亿元,同比增长 20.2%。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 3,989.7 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