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微演示',好用的pdf转网页工具
1
2023 年 9 月 1 日-2023 年 9 月 28 日
宏观经济
明年昆明财政预算坚持民生投入优先:今年 1—8 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383.5 亿元,同比增长 23.5%,
为年初预算的 70.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 316.9 亿元,同比增长 38.4%;非税收入完成 66.6 亿元,同比下降
18.2%。会议基本定调要继续过紧日子的方向,预算编制将重点保“三保”、保民生投入和保特别重大民生项
目,预算安排将从以往的“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给多少钱”转变。(昆明信息港,9 月 15 日)
2023 上半年全市 21.17 万人次享受医疗救助:今年上半年,全市困难群众享受门诊慢特病和住院医疗救助
21.17 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 9586.85 万元,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年度救助限额提高为 10 万
元昆明市自实施城乡医疗救助以来,为全面消除救助对象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在《云南省健全重特大疾病
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若干措施》出台后,昆明市医保局调整完善相关措施。(昆明日报,9 月 14 日)
昆明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274%: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8 天长假让不少人早早就开始酝酿出游计划。
截至 9 月 13 日,“十一”假期,国内游、出境游的机票、景区、酒店、跟团游等产品已进入预订高峰。国内游
产品预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 88%,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4 倍,跨省游订单占比达到 73%,较去年同期提升 10 个
百分点。“昆明”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十一”假期增长 274%,其中跨省游订单占比超过八成,跨省游订单量同
比去年“十一”假期增长 256%,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长沙排名客源城市前 5 位。(昆明日报,9 月 20
日)
滇藏铁路丽香段铺轨完成: 9 月 19 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以下简称“滇藏铁路丽香段”)全线铺轨
完成。按照计划,滇藏铁路丽香段将于今年内实现全线通车,与已建成通车的昆楚大铁路实现连通,从昆
明到香格里拉,有望 5 小时左右到达。滇藏铁路丽香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连通丽江市与迪庆藏族自治州,
全长 139.7 公里,开行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 140 公里/小时。(昆明日报,9 月 20 日)
生物医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9 月 18 日,云南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第二批次采访活动走进昆
明高新区和云南滇中新区,见证生物医药产业在云南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
医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重点培育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打造。“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
稳步发展,去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收首次突破 3,000 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333 亿元,同比增长 7.9%,
2
云南生物医药企业也推出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带动整个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昆明日报,9 月
21 日)
个体工商户最高可申请 30 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日前,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云南省促进个体工
商户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明确,对
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2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在享受现行其他个人
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可叠加享受本条优惠政策,执行时间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落
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昆明日报,9 月 23 日)
云南向全球华商推介重点产业:9 月 24 日,“2023 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专题推介会在海埂会堂举行。省农业
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
业、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云南省重点产业作推介,寻求合作机会,力争推动更多项目落地。云南气候
良好,光热、物种等资源丰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突出。今年前 8 月,全省接待游客 7.52 亿人次,同比
增长 24.4%;实现旅游收入 9,086.7 亿元,同比增长 33.5%。云南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全省工业投资
创近 10 年来最高增速,同比增长 48.8%,增速排名全国第二。(昆明日报,9 月 25 日)
城市发展
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启动运营:8 月 31 日,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启动仪式在官渡区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副厅
长张杰,市委副书记、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刘申寿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刘申寿指出,近年来,昆明牢
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嘱托,围绕“做产业就要做贸易”的工作思路,立足昆明、依托全省、面
向全国,紧密结合“昆明优势”与“全省资源”,突出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共同参与,以“线上交易、线下交割”
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枢纽,构建集“基地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标准制定、品牌打造、交
易平台”贸易联盟于一体的平台型绿色食品贸易体系。(昆明日报,9 月 1 日)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滇中分院揭牌成立:8 月 31 日,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滇中分院揭牌成立。 一直以
来,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将滇中新区作为重要战略服务区域,为空港现代广场 (希尔顿酒店)、滇中新
区空港智园、云南航空职业学院、空港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提供建筑设计服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
滇中新区高质量发展,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滇中分院。未来,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将持续配足、
3
配强滇中分院资源,强化人员和技术投入,全面提升滇中新区的项目集成化水平、技术智慧化能级、服务
属地化水准,助力推进滇中新区重大项目落地。(昆明日报,9 月 1 日)
昆明 397 家企业商会已投 32.5 亿元“兴村”:9 月 1 日,从昆明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暨工商联系统联系
国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点工作部署会上获悉,目前,全市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 397
家企业、商会,已累计投资 32.5 亿元“兴村”,“兴村”达 331 个,“兴村”项目达 554 个。用实际行动切实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昆明日报,9 月 3 日)
昆明 101 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治全部开工: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市委、市政府将背街小巷提升整
治工作纳入全市大竞赛考核,以考核考评促成效,防止提升整治工作走过场、打折扣,确保让人民群众看
到变化、得到实惠。近期,市城市管理局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对各县(市)区、开发(度假)
区、滇中新区共 101 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推进。目前,整治方案完成率达 100%。随着 8 月份集中
开工,101 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治已全部开工,部分已完成提升整治,年底前可以确保 100%完成该项任务。
(昆明日报,9 月 4 日)
第四届国际技能人才技艺交流班在昆开班:9 月 12 日,昆明市 2023 年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技能人才技艺交
流班在昆明学院开班。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技能人才技艺交流班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昆
明学院承办,是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文交流,增强互信共赢、互进包容、互联融合,从技艺交流中积
极推进人文交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具体行动。自 2019 年以来,昆明市已成功举办三届,先后有
20 个国家近 200 名学员参加。(昆明日报,9 月 13 日)
昆蓉联动构建“中亚+中欧”国际班列新通道:9 月 8 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例行召开专题新闻
发布会,发布新一批制度创新案例。今年以来,昆明片区充分借力片区联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在跨
境物流、跨境贸易、数字服务方面均有创新举措,其中不乏“全国首创”“全国推广”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昆
明日报,9 月 9 日)
昆明将打造 5—6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日前,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市产业强市三年行
动(2023—2025 年)》提出,昆明计划通过推进工业强市等 4 项重点任务,到 2025 年,全市初步形成 5—6 个
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昆明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截至今年 7 月,昆明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链
长制”以来,8 条产业链共有 372 个项目纳入全过程跟踪服务,占比 77.66%;协议金额 5,232.81 亿元,占比
68.52%。其中,在谈促签约项目 17 个;签约促落地项目 75 个,协议金额 1,822.53 亿元;落地开工项目 211
4
个,协议金额 2,826.64 亿元;投产运营项目 52 个,协议金额 583.64 亿元;在谈储备项目 28 个。(昆明日报,
9 月 18 日)
昆明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示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
点城市名单,昆明成功入选。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
通知》内容,昆明将获中央财政 1.5 亿元资金奖励。昆明将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按行业分批次推进产业数
字化诊断、改造,通过两年的试点,实现全市 400 家细分行业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 100%达到二级及以上,
确保试点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同时,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进一步构建中小企业数
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昆明模式”。(昆明日报,9 月 18 日)
把昆明打造成区域性制造业高地:日前印发的《昆明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3—2025 年)》明确提出,昆
明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市行动,加速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与数字经济产业突破发
展、新材料产业链式发展、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业集聚发展、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把昆明打造成为区域性制造业高地。(昆明信息港,9 月 19 日)
昆明以靶向监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昆明市纪委监委派员全程参与全市优
化营商环境“三个听取”“三进服务”和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深入企业走访 232 次,印发督办单 56 份、工作提
示函及工作预警 73 份,用直达一线的监督“探头”对涉企服务开展监督,零距离摸排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遇
到的作风问题,并通过建立统计派单和双周调度机制,进一步打通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信访举报等多种
渠道,着力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促进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把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作为推动政治
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有力抓手。(昆明日报,9 月 21 日)
昆明建设区域性国家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昆明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2023—2025 年)》指出,昆明将推
动 “1+9+2”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重点基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家高效现代农业示
范区。到 2025 年,打造 10 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蔬菜、水果、肉牛、中药材、咖啡交易中心五大交易中心。
除咖啡外,昆明目前已建成四大交易中心,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升至 2.7 以上,农林牧渔业总
产值达到 650 亿元。(昆明日报,9 月 22 日)
渝昆高铁云南段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9 月 22 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目前全国在建设计时速最高、
里程最长的高铁分修隧道——渝昆高铁彝良隧道进口平导安全贯通,标志着隧道辅助坑道已全部施工完毕,
全面进入正洞施工阶段。至此,渝昆高铁云南段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纵贯滇、贵、
5
川、渝等省市,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通往东盟的便捷大通道,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带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昆明日报,9 月 23 日)
第二届云南彩云消费博览会开幕:9 月 22 日,第二届云南彩云消费博览会暨彩云家居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
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共设 18 个展区,752 家企业参展,将持续至 9 月 26 日。本届展会由云南省商务厅、省
工商联、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支持,昆明市商务局、云南泰达会展策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会规模为 5
万平方米,设有品牌馆、彩云国韵主题馆、彩云家居博览会馆、绿色食品展区、国际展区、海峡展区、南
亚及东南亚商品展区等 18 个展区,参展企业品牌更强,展品更加丰富,展会覆盖范围更广。(昆明日报,9
月 23 日)
昆明公交“上新”7 条品质线路:9月 25 日起,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推出 23路、32 路、82 路、118 路、
189路、191路、213 路 7 条第四批品质公交线路。最短间隔 4 分钟发一趟车。品质公交线路具有发车频率高、
出行易、换乘便、服务好等特征。其中,7 时 1 分至 18 时,23 路每间隔 6 分钟至 8 分钟发一趟车;7 时 31 分
至 11 时 30 分,82 路每间隔 5 分钟发一趟车;6 时 31 分至 11 时和 15 时 1 分至 18 时,191 路每间隔 4 分钟发一
趟车。自 2022 年 10 月至今,昆明公交集团已先后推出 23 条品质公交线路。随着第四批品质公交线路的上线
运营,昆明公交集团品质公交线路总数将达 30 条。(昆明日报,9 月 23 日)
渝昆高铁云贵段箐田特大桥下部结构完工:渝昆高铁云贵段站前七标项目箐田特大桥下部结构顺利完工,
标志着第七标段内精品示范段工程基本完成,为后续桥梁上部构造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箐田特大桥位于
昆明市寻甸县河口镇,总长 1,357.915 米,设计钻孔桩共计 368 根,设计墩台共 42 个,其中矩形空心桥台 2
个,空心墩 31 个,实心墩 9 个。渝昆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与滇中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届时云南省内盐津、彝良、昭通、会泽、寻甸等市县可通过渝昆高铁直
达昆明市区和昆明长水机场,有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昆明日报,9 月 25 日)
第四届国际虾青素产业发展论坛在昆举行:9 月 24 日,第四届国际虾青素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国
内外的 300 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讨虾青素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论坛期间,山西农
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所长李润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吉祥、江苏
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俊杰、国际虾青素研究院副院长赵家江进行主题发言,分享虾青
素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趋势。(昆明日报,9 月 25 日)